<track id="e411x"><ruby id="e411x"></ruby></track>

        <p id="e411x"></p>
        <pre id="e411x"></pre>
        <track id="e411x"></track>
        <track id="e411x"><ruby id="e411x"><menu id="e411x"></menu></ruby></track><big id="e411x"><strike id="e411x"></strike></big>


         

        世界訊息:得罪頂流男團,林俊杰這回攤上事了
        發布時間:2023-03-29 10:16:20 文章來源:鳳凰網

        “什么野雞組合,也來碰瓷林俊杰?!?/p>

        “要是不仔細看,還以為JJ發新歌了?!?/p>

        這,是最近很多網友在熱搜上,看到“林俊杰 Mirror”詞條時的第一反應。


        (資料圖)

        事情是這樣的——林俊杰前幾天去中國香港開演唱會,請了黃貫中和在當地很火的男團Mirror來當嘉賓。

        結果黃貫中如約而至,男團卻在彩排環節就放了鴿子。

        Mirror成員不僅在社交網站上取關了林俊杰,演唱會當天還在跑到會場外合了張影,并配文“要記住”。

        純純就是一個叫板。

        后來有消息傳出,因為Mirror原本只安排出一個人當嘉賓,而林俊杰方此前以為12位成員都會登臺。

        成員們感到不受尊重,所以決定中止合作。

        本質上是溝通不暢產生了誤會,不過雙方“杠”起來之后,大家對這件事的反應卻大相徑庭。

        港媒報道這場風波,用詞是“Mirror受辱”“林俊杰得罪頂流男團”。

        而內地網友的第一反應是:Mirror是誰?

        第二個反應是:“什么檔次,也配跟黃貫中一起給林俊杰當嘉賓?”

        “這個發廊Tony組合,

        到底是哪兒冒出來的?”

        首先給一頭霧水的朋友們介紹一下:

        Mirror是這兩年來在香港最火的選秀男團,沒有之一。

        其中人氣最高的C位成員姜濤,目前在港娛的地位約等于鼎盛時期的蔡徐坤。

        但在內地幾乎可以說是查無此人。我試著在百度上搜索他的名字,發現最先跳出來的是《我是路人甲》里面的一位素人演員,排名第二的是一位工程院院士。

        搜索“Mirror”,最先找到的是一款擦邊消消樂游戲。

        即使是最關心娛樂圈的人,對這個組合的印象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兩件事,且都奇奇怪怪。

        一是他們去年在紅館開演唱會,結果600公斤大屏幕掉下來把伴舞砸成重傷——幾乎可以算社會新聞。

        另一件事,就是這次跟林俊杰的爭議。

        于是引發大規模嘲諷:“叫Mirror,是因為這個組合的成員都需要照照鏡子嗎?”

        “Mirror開杠林俊杰”,在很多人眼中可以說是非常令人費解。

        林俊杰,90后的青春期男神(之一),紅了二十年的華語樂壇小天王。

        Mirror,本土選秀選出的男團,且出了香港幾乎無人知曉。

        “這就像是山東衛視決定把《我是大明星》改版成男團節目,然后選出了一批人,還要到處碰瓷?!保]有說《我是大明星》不好的意思)

        而看到Mirror硬照海報之后,大家的迷惑更加深了一層。

        “救命啊,這個發廊小哥組合,究竟是誰給他們的勇氣?”

        但怎么說呢,人家狂成這樣也不是毫無道理——在本地確實就是頂流。

        從去年開始,就零星有在港留學、工作的網友抱怨:“為什么走到哪兒都能看見這幾個‘丑男’的海報??!“

        Mirror在中國香港是頂流的一個最有力的證據是:那些曾經讓內娛秀粉們互撕到死去活來的資源、實績,他們都得到的毫不費力。

        比如音樂榜單——

        在2020年、2021年香港叱咤樂壇流行頒獎典禮上,C位成員姜濤都包攬了”我最喜愛的男歌手”及“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兩個大獎。

        在2021年他打敗的是陳奕迅和鄭中基,離譜程度堪比楊康在華山論劍打敗洪七公。

        比如粉絲聲量——

        如今在市中心,看到一群人對著Mirror的燈箱拍照打卡一點都不稀奇。

        而且小到小學生,大到五六十歲阿姨。

        臉書上甚至有個“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小組,里面有30多萬成員,都在吐槽自己伴侶如何在家里堆滿了成員的周邊。

        怎么說呢,在追星狂熱這件事上,各地粉絲們可以說是不分伯仲。

        所以Mirror雖然在內地沒名氣,在香港卻照樣大賺特賺。

        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時候,“黃?!秉h甚至把第一排座位炒出了460萬港幣的天價,相當于一套兩居室。

        普通門票在二手平臺上的平均賣價,也在1.2萬到1.8萬港幣不等。

        內娛粉絲會花幾百塊買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廣告,給心愛的偶像慶生打call。

        而姜濤23歲生日的時候,“姜糖”們也包下了一整條電車線路讓市民免費乘坐。

        媒體預估花費了40-50萬港幣,這也是香港首次由民間團體自發舉辦的免費乘車日。

        而上一次免費乘車日還是《梅艷芳》的制作公司,為紀念梅艷芳逝世18周年。

        廣告商也看上了這塊肥肉。

        在地鐵中環站和香港站之間有一條換乘通道,上面一度掛上了成員們的整屏巨幅廣告。

        也被稱作Mirror隧道,很多粉絲前去打卡。

        麥當勞曾經找他們做代言人,出過買套餐送成員卡片的活動,引發香港市民在店面大排長龍;

        就連印著成員照片的漢堡盒子都有人搶。

        走在中環廣場上,是他們,在三星手機的海報里擺出酷酷的表情;

        來到公交車站,也是他們,在燈箱上滿面笑容地要你了解“預防HPV的100個理由”。

        不要巨星,

        要“自家多才多藝的小孩”

        但Mirror越是在香港紅到發紫,這件事就越讓大家想不通。

        尤其現在已經不只是年輕女孩喜歡他們了,這12個小伙幾乎是男女老少通吃。

        曾經捧出過一大批影響整個華語樂壇的天王天后,如今為這么個“干啥啥不行,看臉也不行”的偶像組合如癡如醉。

        這真的讓人很難接受:“港娛你們的審美到底怎么了!”

        有關Mirror的一個最大嘲點是,很多成員都是內地選秀“挑剩下的”。

        如日中天的C位姜濤,2017年參加《快樂男聲》,在30強比賽中慘遭淘汰。

        2018年在香港選秀節目《全民造星》里奪得冠軍,從此走上偶像之路。

        另一位人氣成員也參加過快樂男生,但干脆連海選都沒過。

        ……芒果臺聽了都要說自己是港娛選秀的黃埔軍校。

        他們在金像獎上表演的視頻,也被扒了出來。

        怎么說呢,水平確實一般。

        舞蹈動作松松垮垮,唱歌也氣息不穩,還有點不齊。

        “沒啥可夸得,就夸這幾個小伙子粵語說得不錯吧!”

        如今大家笑話Mirror火不過羅湖(過了深圳羅湖區后就查無此人),更火不到國際上。

        但倒也不能說為他癡迷的香港觀眾是審美降級。

        只在本地火、長得不帥氣、業務能力配不上名氣……在內地網友看來是嘲點。

        在粉絲眼中,卻很是未必。

        Mirror組合的成員都來自選秀節目《全民造星》,這也是香港首個偶像選秀節目。

        第一季播出是2018年——正是在同一年,愛奇藝的《偶像練習生》掀開了內地選秀的序章。

        我去翻看了幾期《全民造星》,最后得出了一個結論,或許能夠解釋“這么普通的Mirror,為啥這么火”。

        可能香港觀眾從一開始,就沒想要什么“走上國際的巨星”。

        《全民造星》雖然整體流程都是按偶像選秀綜藝的模板走的,但片頭很有意思。

        先是喊了一大堆豪言壯語,“要找到真正的男偶像”。

        然后畫面忽然轉暗——

        節目的氣質就此脫離偶像選秀,開始一路向當年《超級女聲》的海選邁進。

        不像《偶練》《創造101》《青你》選手里當時都有大批娛樂公司選送的練習生。

        《全民造星》里大多是素人,才藝水平也不忍直視。

        有跳舞手腳僵硬到仿佛在跳大神的;

        有唱歌跑調到讓評委大皺眉頭的。

        最搞笑的是一個暴躁哥,因為被說外形不好,當場指著評委的鼻子罵。

        而在上個鏡頭里,剛剛有接受街采的香港市民表示,“偶像要懂禮貌,要對不喜歡自己的人有包容心態”……

        你猜怎么著,后來這個哥們還真成團了,進了Mirror的兄弟團Error。

        他還自述參加過《這!就是街舞》,倒是很符合節目里real的人設。(bushi

        后來《全民造星》制作人接受采訪,承認開頭這個橋段是設計的,自己一開始就知道找不到什么“偶像根苗”。

        因為會選擇在香港參加選秀的年輕人,都是“被剩下的人”。

        唱功好的、會唱跳的、有顏值的、天生有星味兒的,都去了韓國,或者來了內地。

        “如果評判出的冠軍,那些唱片公司覺得不行的話,那我們也只能承認自己造不了星?!?/p>

        真心實意自謙也好,歪打正著虐粉也罷。

        反正最后是成功把“本地”的標簽跟Mirror綁定,牢牢刻在了香港觀眾的心中。

        粉絲們熱衷于討論姜濤怎么從小胖子逆襲成了帥哥,哪個成員曾經在內地選秀中落選、在韓國練習生體系里被刷。

        其實可以帶入咱爸媽對地方電臺主持人的情感——

        知道他們不是最好的,但“自家孩子,我不疼誰來疼呢”。

        “火不過羅湖”的頂流,

        有未來嗎

        Mirror的經濟公司顯然也很清楚,自己的衣食父母究竟是誰。

        “火不出香港”是一方面,但他們爆火之后,確實幾乎沒做過“破圈”的努力。

        2021年十二位成員包攬了70%的本土廣告,但在內地和海外的投放幾乎沒有。

        從網上可查的資料來看,組合也從未在香港以外的地區開展活動、演唱會,甚至連非粵語歌都沒有出過幾首。

        成員呂爵安主演的電視劇《大叔的愛》。

        一件讓內地網友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是:

        僅憑香港的市場,能養活這么龐大的頂流男團嗎?

        答案是可以,但要以擠占其他人的機會為代價。

        已經開始有從業者質疑,Mirror的爆火并沒有把港娛市場的蛋糕做大。

        反而讓更多的樂壇新人、偶像新人無法出頭,在娛樂圈謀到一席之地。

        Mirror背后的公司ViuTV,采取的是在業內頗受詬病的“歌海戰術”。

        通過把成員打散排列組合的方式瘋狂出歌,頻率最高時甚至能做到“每周一曲”。

        于是他們的新歌能夠經常占據娛樂頭條,以及各大電臺的榜單。

        其他本地歌手,只能在Mirror挑剩下來機會里爭搶。

        而在公司內部,也存在非常懸殊的資源傾斜。

        同樣是在《全民造星》里選出的男團Error,得到的待遇完全不同。

        一年只出了兩首歌,廣告也越來越少。

        出道三周年紀念活動,公司沒給任何支持,全靠商家贊助。

        反觀Mirror,有團綜,有各種周年慶?;顒?。

        因為成員之一是排球運動員出身,公司甚至給他們量身定做了一個排球主題的電視劇。

        在資源和市場有限的情況下,廣告商的錢、公司的注意力,自然都會向最頭部的偶像傾斜。

        但也讓Mirror在變身頂流的同時,成了趴在港娛圈內攫取資源的一顆“腫瘤”。

        其實面對香港以外的市場,組合并不是完全沒有心動過。

        “音樂先聲”去年的一篇文章里提到,Mirror的團綜在豆瓣被打到8.6分的時候,也曾經傳出過要向內地發展的消息。

        Mirror的團綜。

        但粉絲對這個規劃公開表示反對,認為這會讓組合在審美、妝造方面丟掉本身特質,淪為“內地偶像組合中的同類項”。

        而最無法接受的是,“會從此忽略本地粉絲”。

        最終組合只能表示暫時還是以本地為主?!暗MM修才藝后,可令香港以外的觀眾也喜歡Mirror?!?/p>

        然后繼續開本土演唱會、接當地的活動邀約。

        今年的新進展是,他們在3月份推出了首張英文單曲,宣布進軍海外市場。

        不知道走向造星工業更發達的地方后,這個“火不過羅湖的頂流組合”,又會面對怎樣的機會和挫折。

        隔行如隔山,這很難評,我祝他們成功吧。

        爭取早日超過林俊杰。

        相關內容

        娛樂HOT

        明星LOVE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下载,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track id="e411x"><ruby id="e411x"></ruby></track>

            <p id="e411x"></p>
            <pre id="e411x"></pre>
            <track id="e411x"></track>
            <track id="e411x"><ruby id="e411x"><menu id="e411x"></menu></ruby></track><big id="e411x"><strike id="e411x"></strike></b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