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版
- |
-
李誕最近又挨罵。
事情是這樣的,綜藝《展開說說》請來了楊笠、 楊天真、易立競 、傅首爾當MC,主打熟齡姐姐談話會。
有深度的女性角度探討?
(資料圖片)
第二期請來李誕,瞬間變成笑果和壹心文化兩家經紀公司的團建VCR。
圖源 |《展開說說》
抱著看“她綜藝”而來的觀眾期待落空不說,李誕還全程假大空,更讓人無語。
他的員工楊笠,好友楊天真、傅首爾,仿佛老媽子一樣包容他插科打諢。
在李誕被觀眾罵之際,易立競一直在圈粉。
盡管她也是壹心的藝人,但在這檔“自己人”的節目里始終保持記者的理性,不諂媚也不過度功利。
4個MC里,只有她始終保持疏離感,堅持認真采訪。
這倆人其實挺有意思。
他們都曾就職于同一家紙媒,算是那種有精神理想的知識分子,后來各自在文化傳媒行業里有一定的建樹。
到《吐槽大會》第五季第五期,李誕和易立競同臺PK。那一次交鋒,李誕贏了比賽,卻輸了口碑。
隨后這些年,越來越多人開始拿易立競和李誕做比較。
Gigi今天先不討論他倆在業務能力上孰高孰低,畢竟術業有專攻,各有自己的領域優勢。只是好奇,兩個工作出身差不多的人,路人緣咋就走向截然兩端?
我想了想,李誕遭人討厭,可能是因為他總在掩蓋。
掩蓋就顯得這人不真誠。
比如,聊及離婚。
別人問他,對婚姻中的什么最不舒服?他說,只要一想到“婚姻”這兩字就不舒服。
那么令他不適的是婚姻的約束感還是其他什么?他從來不給精準的答案,耍太極把話題結束于字面,甩回來讓你猜。
又被問到,婚姻這門考試以后還考嗎?
他答“棄考”,說已盡力了。
但當他被追問,人生中最盡力的事情可以寫上婚姻嗎?
他想否認,但那會打臉剛剛的答案,于是又習慣性開始掩蓋,甚至語無倫次。
圖源 |《展開說說》
人當然會有不愿意被提及的東西,不想答誰也不能逼著他講。
只是一個人總上那些需要真誠說話的節目,卻又一到關鍵就不愿意說,這矛盾操作就有點給自己、給觀眾找不痛快了。
這難道不就是傳說中的,躺著賺錢?
于是,當被問到人情和利益的優先排序,他答“人情”,而且“經?!睘榱巳饲樽尣嚼鏁r,就顯得更可笑了。
如果錄這節目是為人情而來,那他對朋友的節目又貢獻了什么呢?
一旦叫他展開說說,立刻全劇終。只能用尬笑,以及同伴小集體取暖式的夸張大笑,掩蓋再一次暴露的前后矛盾。
圖源 |《展開說說》
實際上,李誕的自我矛盾隨處可見。
他說人間不值得,各種喪,覺得什么都無所謂。
但,他比誰都更積極精進人生。
讀書不是為了休閑娛樂,是為了幫助生活,他能一字不差背誦書中營養。筆耕不停,隔離期都沒閑著,在努力寫書。
圖源 |《展開說說》:記住了書中對人生有幫助的段落
說是喝幾塊錢的啤酒也開心,甚至可以就這樣渾渾噩噩一輩子。
可被問到,那什么時候才能做到真正無所謂?
答,要掙下幾個億后。
他其實“有所謂”,起碼從答案看,對物質的要求還不算低。
能看出來,他太擰巴了。
本也沒人有資格指著鼻孔罵他對錯,但李誕從不正面回答或直截了當拒絕回答,總企圖糊弄過去。
處處充斥著自我矛盾,觀眾日益失望,最終只是糊弄到自己。
易立競的狀態剛好跟他相反。
她基本上不掩蓋,甚至到了有些較真的程度。
在其他嘉賓出于人情拼命幫李誕圓話時,她還是鐵面無情。在多次嘗試采訪李誕失敗后,她望向導演組,表示自己盡力了。
這個動作,說明她脫離了集體捧嘉賓的MC小團體,“擅自”和導演組“結盟”。
她還嚴肅批評楊天真消解了李誕即將回答的問題。
圖源 |《展開說說》
甚至直截了當地喊停了她:
你讓他自己回答
圖源 |《展開說說》
楊天真可是她老板呢。
采訪為重,其他靠邊,起碼讓她在這個節目中,顯得格外正直坦率。
在其他人都嘻嘻哈哈沒個正形,她永遠端坐在那里,堅守采訪者的姿態。
圖源 |《展開說說》
這大概就是真誠的魅力。
當然,我也不排除這是節目的另一種劇本。畢竟楊天真是真的會捧人,為了把易立競推上去不惜自己唱白臉,像是她能干得出來的事。
只是易立競也不僅僅是在這個節目耿直,楊天真最多只是放大她這一點,圈粉屬性還是靠易立競本身自帶。
總之,節目中的易立競顯得比李誕討喜,比李誕自在。
可他們倆的狀態恰是和世俗成績是相悖的。
從世俗意義上,李誕是比易立競更“成功”的。
易立競曾在段子里講過,當年李誕進來當實習生時,她已是高級主筆。
圖源 |《吐槽大會》
而如今,李誕從一個nobody變成一個成功商人。
他參與推動了一個嶄新行業出現,創建了脫口秀商業帝國,確實在某個文化領域成為了領頭羊一樣的人物。
但易立競呢?
雖在近年以獨特的采訪風格頻頻出圈,也有一些經典案例,但在訪談類主持人領域,她確實尚未算得上領軍人物。
甚至,其采訪附帶的爭議性遠比專業性強。
她的招牌節目《立場》開場白關于身為記者的幾個要素,排首位的是“要與受訪者擁有與之匹配的體溫”。
大白話是,訪談類記者需要最大程度取得受訪者信賴,盡量達到同頻共振。
確實,人家憑什么和你推心置腹?
對方要么足夠熟悉和相信你為人,要么被你人格魅力驅動,逐漸拉近距離,才愿意和你分享更多更深的獨特面。
但她以什么著稱?
抬杠 犀利。
她的問題不包裝,甚至有逼問嫌疑。
圖源 |《吐槽大會》
這種帶有攻擊性或者陷阱性的提問,對于一些假面明星,觀眾肯定會順著她的問題感覺到快感,而她便獲得贊賞并出圈。
但對于嘉賓來講,人本能的自保意識一定會被激發起來,進而不可能響應你的采訪,掏心窩子就更別想了。
比如,對于強調自己不想紅的萬茜,易立競會逼問你說不參加綜藝為什么還參加《舞動奇跡》,還強調:兩次。
萬茜明顯臉有異色,連冷靜地為自己分辨一句“那是十年前的節目”都不會了,可見有多生氣。
圖源 |《定義》
后續采訪,萬茜明顯帶情緒了,甚至開始反擊。
你怎么看
什么叫紅?
圖源 |《定義》
她的提問,直白得夠孤勇,卻不夠智慧。
我并非完全否定她的采訪風格,對于她的直拳,一些明星在措手不及之中確實會暴露一些平時藏著的東西,也算是給觀眾挖出了點東西。
這種手法能用,但適用率很低。
除非你遇到那種發瘋型明星,一被刺激就像河豚一樣炸開,才會100%展示自己的真實面貌。
但大多數情況下,這種純戳別人疏于防范的漏洞,能展示的信息不會超過10%。
對抗氛圍下的采訪,對方大概率選擇封閉自己,采訪很難再推進了。何況娛樂圈里個個都是人精,防范性會再升一個level。
剩下的90%,還是要建立信任,等對方卸下防備主動釋放。
因而易立競的采訪很冒險,也很難有第二次。
別的主持都想盡辦法把對方拉近自己,她一上來就已經把對方推遠了。
而且很多時候,她提的問題不像她自稱的那么準確。
她并沒有根據不同明星的特質,和當時談話的契機去靈活變換挖掘的角度,反而有些套路化。
如上,第一步,戳痛你。等你慌忙給出一個解釋后,第二步,她的常用話術:這是你的自我安慰嗎?
對寧靜她也敢這么出招
其實還是停留在刺激對方、等對方出現情緒漏洞的表層,內容并沒有深化,也很有投機性,炸出真話的成功率低。
反觀別的深度訪談記者,在一些敏感問題上特別注重措辭的拿捏。
對于被詬病扮嫩的劉曉慶,楊瀾的提問方式是:
歲月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看,不需要戳痛人家,人家肯定也心知肚明你在指代什么。
與此同時,還會為你給彼此留下的體面點贊,雙贏局面,受訪者掏心窩的概率是不是會增加?
還有許知遠。
他的采訪智慧在于不套路,真的對受訪者有思考,盡量走心。(因而他對沒法思考的陌生領域就會尬場,例如木村拓哉那期,完全雞同鴨講)
采訪林志玲那期,他冷不丁地問:你學的什么專業?
志玲姐姐眼睛都亮了,向來深陷外貌凝視的她,從來沒人關心過她內在的知識文化,甚至很多人誤會她是無腦花瓶。
于是話匣子瞬間被打開。
圖源 |《十三邀》
所以,對于有爭議的藝人,采訪者應該給對方一個輸出口,而不是用辛辣問題噎住人,在深度聊天節目呈現出戲弄般的娛樂效果。
我并不想揣測是否出于功利性,但從結果來說,易立競的采訪娛樂性很強,你經常能在她的采訪里看到明星表情失控,這樣的采訪顯得專業性不足。
也因此,她的口碑嚴重兩極化。
再回到易立競和李誕的對比上,一個事業不算好的狀態極佳,一個事業騰飛的反而越活越別扭。
為什么?
和當初的自己比,李誕的內里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現在的李誕,看上去非常會,且一直都在討好觀眾。
他曾勸許知遠,說自己是研究大眾的,有些挑戰大眾的話不要說。甚至細致到用詞:男性,特別是上了年紀的男性,提到女性不要用“女人”,要用“女孩”,比較不顯油膩。
他是會洞察并會迎合流行趨勢的。
比如,他總是標榜喪,總在示弱,總說什么都無所謂。
圖源 |《十三邀》
但如前文所述,他明明背地鉚足了勁,卻給人故意呈現庸,懶,頹。
選擇這么呈現自己,他更多的是在敏銳地追熱點,想讓你喜歡他,而不是了解他。
畢竟這本來就不是真實的他。
后來他甚至連表達都不代表自己了,就像他說,他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許知遠問,如果不表達自己,那你在表達的時候表達的是誰?
他一時語塞,接著馬上自暴自棄稱“甘于淺薄”。
他關注大眾,是因為他需要藝人這個身份去追逐利益。
但他并不關心大眾。
圖源 |《十三邀》
可一開始時的李誕并不這樣。
眾所周知,他當初費盡周折進媒體,就是帶著滿腔熱血的社會抱負。
而當他狼狽地從人擠人的火車站買到春運票時,兩個有后門可走的同事已經輕松地幫彼此預留好了車票。
就這個小事,社會的油膩一下滋了他一臉——
他不再關注所謂蒼生了,他掙錢去了。
顛覆只在一念間。
在這一點上,明確表達過對人感興趣的易立競,仿佛跟李誕相反。
但比起關心外界和他人,實際她更關心自己的好奇心。
大多數時候,易立競對人的好奇在于看受訪者的反應,而不是了解他。
采訪周杰那期,被稱為周杰秒殺易立競的名場。
那期節目,周杰三觀完全自洽,氣場堅定。
所以易立競不但沒找到他的邏輯漏洞,也沒把他如別的嘉賓一樣“審”到表情失控,反而屢屢被他氣場壓制,還被反揪漏洞按在地上摩擦。
比如她又套路式地問:這是自我安慰嗎?
周杰氣定神閑地喝著茶,笑著答:
我還用自我安慰?
你都說了
我內心強大
還用自我安慰?
圖源 |《立場》
是吧,其實易立競就一招,先套對方的話,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周杰也學會了,反過來用在易立競身上,她就沒招了。
那期,周杰已閉環式證實了自己并沒那么在意大眾評價了,但采訪結尾,易立競還是以旁白的方式,給周杰定性:
“我的感受是,他仍需被認同?!?/p>
周杰自證清白成功,可敵不過易立競預設的偏見——采了和沒采一樣。
這給了我一種強烈的感覺,就是易立競做采訪確實是出于本心,但這個本心不是要服務于大眾需求,只服務于她自己。
她不打算客觀審視他人,自己也不需要被他人客觀評價。
她一直我行我素。
所以她從沒和李誕一樣,因外界聲音過度改變過自己。
她把朋友圈的人比作衣服,如果長期不穿,就可以處理掉了。
把“人”大咧咧比作“衣服”,還不需要對方給臺階潤滑人情世故,她不care他人的心態已經爐火純青。
圖源 |《展開說說》
所以,哪怕易立競沒那么成功,但她始終和世界保持疏離,外面風浪再大,她也還能保持自洽。
內心的秩序感依然保持完整。
但李誕比她脆弱,在和世界交鋒中失望過便自我顛覆。
徹底擁抱世俗,雖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某種程度上,他也已經陷入了虛無。
因為他把那個造成一切“問題”的根源——自我,給摘除了。
如果任何東西都無意義,那對任何東西都提不起勁。
- 我認為所有都是無意義的
-進而這種談話也變得沒勁了
- 更沒勁了
李誕總是習慣把尖銳都打進棉花里。
確實,他最終什么把柄也沒拉下,但也什么都沒表達。說了等于沒說,來過等于沒來。
觀眾惱火很正常。
接著,觀眾的反感大概會讓李誕自證坦誠做自己必然受傷,進而陷入進一步自我顛覆的死循環里。
你看,他都這么洞察和討好大眾了,許多節目傳出他要錄制的消息時,很多人卻喊著不要李誕來。
就像為了不顯油膩而把女人說成女孩,這本來就是一種油膩的做法,終將被識破。
李誕畢竟是個聰明人。
他應該也很快發現了討好這件事,做多了就不討好。
然后他就失去了耐性和勇氣,既不想抵抗欲望,也不敢對抗大眾。
他選擇了在中間糊弄。
然后人生也開始停滯在中間,不上不下。
這一篇聊下來,我也不是說李誕不行,易立競多行。
說到底,要不要為外界從俗,到什么程度,都是個人選擇。
只是對待大眾,李誕和易立競就像兩個截然不同的樣本,一種是熱絡到放棄,一種始終疏離。
前者開頭討喜,后者漸入佳境。
這種結果,對每個和世界打交道時有過邊界感斗爭的人多少有些實驗意義。
如何把控這個度,有點像在和世界談情。
過得好不好,取決于你有多愛對方,還是更愛你自己。
這么一看。
厭世的李誕,可能深深地愛過這個世界。
李誕贏了比賽,卻輸了口碑。
《愛情而已》定檔0327吳磊周雨彤反套路戀愛喚醒春日悸動
新媒體藝人養成計劃——陶溪川青春征集令2023藝人選拔賽啟動
《美國隊長4》首曝片場路透目前已定檔2024年5月3日在北美上映
黑澤良平和林志玲又來秀恩愛了。
這種連續劇有種不顧人死活的勵志。
溫碧霞和公公的感情很好,兩人總是能笑著一起拍照。
TWICE孫彩瑛因著裝爭議道歉網友稱其沒有歷史常識
再讀李安鏡頭中的李慕白,竟發現他是個老“凡爾賽”
印象中謝楠好像都是短發誒?長發的樣子太美啦
大S具俊曄同好友合影 穿藍色系情侶
近日,賈永婕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張同大S夫婦的合影,透露在餐廳為家人慶生時,偶遇大S與具俊曄。畫面中,大S身穿一身低調藍色條紋長款襯衫,
疑似劉愷威尤靖茹牽手散步 女方發文
12日,有網友曬出偶遇疑似劉愷威、尤靖茹牽手散步的照片,還配文稱:跑個步都能遇到明星談戀愛,真的絕了。劉愷威很高調,口罩都沒戴,女朋
因拍照時嘟嘴被吐槽 林志玲回應:心
據臺灣媒體報道,近來林志玲在出席活動時,遇到拍照環節,被主持人黃子佼cue做嘟嘴動作,同時還擺了許多俏皮表情。沒想到不少網友吐槽其嘟
王岳倫曬視頻為女兒慶生 分享出王詩
13日,王岳倫在社交平臺曬出一則視頻為女兒王詩齡慶祝13歲生日,他配文:祝王小妞兒13歲生日快樂!爸爸雖然不在你身邊…但是心永遠和你在一
劉亦菲宋佳張天愛為張靚穎慶生 張靚
11月11日是張靚穎的生日,她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了生日當天和一眾好友歡聚的慶生照,其中,劉亦菲、宋佳、張天愛等圈內好友都現身為其慶祝。